寿眉、白毫银针,白茶的收藏选择

发表时间: 2023-06-30 16:39

寿眉、白毫银针,白茶的收藏选择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》

最近,有一个老问题又被翻出来了。

“白茶的保质期有多长?”

偷懒点的回答,借用民间俗语——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。

由此可知,白茶的保质期,肯定超过七年。

但是,如果村姑陈这样偷懒,必然会被丢臭鸡蛋,加烂白菜,最后泯然众人矣。

其实可以看出,很多人购买白茶,是为了收藏,而非现喝。

买回家以后,找一个合适的地方,把三层包装保存起来。

确保密封干燥,接下来,就等待老白茶的诞生了。

用股票来比喻,存茶,就是一种长线投资产品。

所以,当大家都知道,白茶能够长期保存,越陈越香,自然就不会有人关注白茶的保质期是多少。

而只有像牛奶、面包这类,容易变质的食物,才会在选购之前,拿起包装,先看保质期。

不过,不乏一些细心的买家,从生活中发现问题。

比如,有位姐姐问:“是不是白毫银针不能存很久,要及时喝掉?”

之所以心存疑惑,是因为她发现,市面上的老白茶,大部分是老寿眉,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老牡丹,老银针就更少了,基本上看不到。

故而大胆推测,白茶中,寿眉比白毫银针更值得收藏。

真相真的是这样吗?当然不是。

且听村姑陈,细细说来,道明原委。

《2》

理论上来说,老白茶泛指三年以上的白茶。

并且,不限品类。

换言之,无论是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,都可以存为老白茶。

只要年份达到三年的期限,就能名正言顺的,从新茶升级为老茶。

不过,它们到底是否具有老白茶正常的感官品质,除了年份,还需从色、香、味等多方面判断。

因此,白毫银针,也是可以久存的。

甚至于,老茶白毫银针,是很多资深级别的茶友,争相抢购的对象。

若是谁家里,能有几两年份很高的白毫银针,那就是脸上有光的事情。

平日里,就算不拿出来喝,摆在仓库里,封存在纸箱里,心里也觉得美滋滋。

无奈的是,茶友们在市场上很少能见到年份高的白毫银针。

如今,三年左右的白毫银针,尚且还有库存,但再老一些的,就属于稀有产品了。

很无奈,新茶友不了解行情,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现象——老寿眉多,老银针少,视为白毫银针不宜久存的依据。

实际上,白毫银针老茶的数量比寿眉少,主要由以下2点原因导致。

《3》

原因一:白毫银针的产量低,寿眉产量高

白毫银针,是春茶季中最早采摘的。

通常情况下,高山茶园里,白毫银针只采7-10天。

如果老天爷心情好,采白毫银针的时候,阳光多,天气晴朗,产量就相对高一些。

反之,如果天公不作美,采白毫银针的时候下雨了,那按照“十不采原则”,当年的白毫银针,只能无奈减产。

白毫银针采摘的阶段,还处于乍暖还寒的时节。

茶树枝头上的芽头,嫩嫩的,胖胖的,圆鼓鼓的,可浓缩是精华,产量十分有限。

不得不说,这几年来,由于越来越多人开始知道白毫银针的好,渐渐爱上了喝白毫银针。

茶农为了顺应市场,在合理范围内,提高了白毫银针的产量。

倘若把时间倒退回几年前,2015-2017年那个时候,白毫银针更少。

那么,能够被长期保存下来的数量,便属于凤毛麟角了。

如今,再想回头品尝当时的白毫银针,所需要付出的价格,必须翻上好几倍。

再看寿眉,是白茶里的高产户。

基本上,春茶季到了后半段,有将近大半个月的时间,都在采寿眉。

到了秋茶季,寿眉的采摘期,更是横跨了秋天的好几个节气,从白露到秋分,再到寒露,都能采。

如此可观的产量,意味着寿眉能够在满足大家喝茶需求的同时,又有一定库存,可以长期收藏。

综上所述,老白茶里的白毫银针少,是因为它产量低。

还要除去大家日常品饮的需求,逐年消耗后,到了老白茶的阶段,便少见其踪影。

《4》

原因二:白毫银针的制作难度大,“翻车”几率高

很多人都知道,白茶的工艺简朴,主要就是萎凋和干燥两个步骤。

但你们知道,白茶的不同品类,加工难度也不一样吗?

仔细观察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,就会发现,它们的身体结构是不一样的。

尤其是白毫银针,前面提到过,采摘时间短,产量很低,营养却很充足。

积蓄了一个冬天的能量大爆发,它的芽头是胖的、壮的、圆鼓鼓的。

所以,从生理结构来说,它的芽头内部是笋壳状结构。

剥过笋的人应该清楚,要吃到里面嫩嫩的笋尖,必须剥开一层又一层,反复多次,才能看到。

而高山的白毫银针,中间可以剥开5-7层。

也正是因为这么多层的结构,且每一层上,都有白毫,让白毫银针拥有了鲜爽、柔滑、淳和的汤水。

但有利也有弊,复杂的结构,让加工难度直线上升。

想要让每一层都干透,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,必须考验制茶师的经验,以及耐心。

如果技术不到位,或者耐心不够,就会导致白毫银针外层干了,而里面还没有干透。

整批白毫银针的含水量,都不达标,超过了国标中要求的“低于8.5%”。

这样水分含量太高的白茶,终究只有一个下场——受潮变质,过度发酵。

最后,生出巧克力味、烟味、酸味、霉味等怪味道。

有一些茶掌柜,担心自己投入的成本,付诸东流,便不敢贸然囤积白毫银针。

担心存坏了,资金收不回来,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还有一些茶掌柜,明知白毫银针变质了,出怪味杂味了,依然以“巧克力味是高档老白茶才有的气味”,蒙骗新茶友。

希望遇到这种情况的朋友,赶紧远离,不要上当交学费。

《5》

白毫银针,量少,所以珍贵。

物以稀为贵,永远是市场上亘古不变的真理。

而好的白毫银针,工艺得当、含水量达标的白毫银针,更是珍宝中的珍宝。

正因为如此,我们在选择收藏白毫银针之前,一定要认真挑选,仔细把关。

毕竟,存白毫银针的成本,并不便宜。

有条件的话,尽量选高山的,干度达标的白毫银针,储存时注意密封、干燥、避光、阴凉、无异味。

这样,多年以后开箱,扑鼻而来,稻谷香、花香、药香、陈香、纷至沓来。

下午茶的时光,状态疲惫的时候,捧一碗出来,慰劳自己的身体。

白毫银针,从新到老,对身体的补益作用,都只增不减。

这样莫大的惊喜,在等待着你。

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

白茶国标只约束新白茶,管不了老白茶?所以老白茶是三不管地带?

新白茶、老白茶、春白茶、秋白茶、散白茶、白茶饼,有哪些不同?

好的老白茶,有黄叶片,那做旧的老白茶,有黄叶片吗?

今年的白毫银针,一年的白毫银针,三年的白毫银针,香气会变吗?

白毫银针的新茶花香、毫香,那老白毫银针的香气是以花香为主的?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