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竹雕:巧夺天工的艺术瑰宝

发表时间: 2021-12-04 19:52

明清竹雕:巧夺天工的艺术瑰宝

中国人使用竹子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,到了汉代,竹器制作工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,竹雕刻艺术已具雏形,真正利用竹根、竹筒雕刻成艺术品则始于魏晋。明晚期至清中期,是我国竹雕艺术的鼎盛时期,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不但种类繁多,而且精美绝伦。

竹雕技艺主要有立体圆雕、薄地阳文、陷地深刻、留青直至清晚期贴簧等等,其中竹根圆雕可谓顶尖技艺了。

在没有高速电动工具的古代,雕刻竹子是很费力费工的活,竹子材质特别,直纹、硬而且脆,易开裂生虫,不经过特殊处理是不堪用的。为什么说竹根圆雕是竹雕里的顶尖技艺呢?因为它是最难的,竹根不是实心的,里面有空腔,它的竹节密度、厚度及大小没法预料,稍不留神便前功尽弃,成品率很低,更要命的是:所有的自然灾害对竹雕都是致命的。

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竹根,所以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竹根圆雕作品。

图一:善财童子


图二:魁星点斗


图三:刘海戏金蟾